劉廷獻 名人傳
公乳名祖述字緒卿, 官章廷獻. 文山堡人士. 生於公元1850年(道光30年), 成長在今新店市大崎腳竹篙嶺劉氏大家族裡. 劉廷獻的父親劉典夫有俠義之風, 不但是鄉甲之首, 而且鄰里為重, 逐漸的, 到了劉廷獻時發跡起來.
“劉廷獻”自年少時, 在母親教導之下, 已飽讀經書. 公元1885年(光緒11年)福建省巡撫部院一等男爵”劉糧”賞戴藍頂花翎. 後來開館授徒教鄉民識字, 當時凡地方公益, 無不極力勇為, 道路橋樑, 至如廟宇, 祠堂宗務, 亦樂傾囊相助, 很受鄉民愛戴敬重, 只要文山堡內之俗事, 或鄉民之間無法排解糾紛時, 定知道請”劉糧”來主持公道, 故人人稱讚他”孝友著于內, 公平稱于外”當要出門時, 定會稟告母親去處, 而入門之前在遠處定下轎, 徒步入大埕, 先拜見母親告之回來了. 鄉民人人感謝, 尊敬他, 若有事相求見面時, 也不敢抬轎入劉家大埕. 以視尊敬.
公元1886年(光緒12年), 景美人士堂號肫風社, 正鸞生高標旺, 在景美肫風社濟世, 感化張通舍、王月二人獻地. 原自大陸帶來「呂洞賓」香火奉祀堂號玉清齋, 正鸞生鄭天賜, 另黃祖濤等人共同邀請地方領袖人物劉廷獻商量, 合併建造「指南宮」又稱「仙公廟」由劉廷獻主事發起人召集堂兄劉廷籓、胞兄劉廷玉、姪子劉宗國、姪子劉宗回等劉氏宗族樂捐. 於公元1891年(光緒17年)農曆9月29日入廟. 後人為紀念”拾位大善人”先賢為指南宮奉獻畢生心力, 樹立典型, 緬懷風範, 特於佛祖殿設置往生祿位, 永為奉祀, 直稱”拾善堂”. 每年立廟日指南宮定邀請”拾善堂”後裔子孫入宮參拜, 同申追思, 並以素筵招待, 順頌先賢恩澤, 至今不停.
公元1895年(日本明治28年)日本據臺, 高壓專制統治臺灣, 使各地方出現抗日武裝暴動, 日軍為平息地方暴動, 特禮遇安撫當時各地方領袖人物, 特賞”劉糧”六品軍功頂戴. 也正因受賞, 而後國民政府認為沒有名節, 故排斥史書記載, 不能不令人為他感慨, 誠是美中不足.
公元1912年(日本大正1年)”劉糧”不幸因病去逝, 享年六十三歲, 鄉民感恩懷德, 甸甸往吊者, 日日不絕, 出殯並不是一家的事, 可說是地域社會人人都關心, 鄉民沿途排按桌供牲禮祭拜. 過後第三年竹篙嶺出大水, 將二櫸頭, 四護龍, 格局完整通稱”宅院”沖毀, 族人陸續遷出外地, 各自分家, 遺址也損毀殆盡, 已不可辨認, 實在非常可惜也.
當時臺灣日日新報有篇報導, 標題是「劉廷獻氏卒」, 內文是這樣寫的:「文山堡德高嶺保正劉廷獻氏. 字緒卿. 去初八日. 憂憤而亡. 享壽六十有三生. 平憐孤恤寡. 崇儉惡奢. 凡地方公益. 無不極力勇為. 至如廟宇祠堂. 道路橋樑. 亦樂傾囊修造. 德望丕著. 所謂君子人也. 匐匐往弔者. 日日不絕云. (1912年明治45年4月14日)」.
古清末期廷獻公在基隆開塩館, 甚至來往於大陸內地經銷食塩, 買賣塩須官方專賣特許行業. 據1871年刊行由陳培桂纂修的《淡水廳志》(賦役志)所載艋舺設塩館八所, 有艋舺館、奎府聚館、新莊館、滬尾館、錫口館、雞籠館、金包里館、桃仔園館. 到了1885年臺灣設省, 劉銘傳銳意革新塩制, 實行食塩專賣, 設全臺塩務總局於臺北, 下有五大總館, 分別是鹿港、大甲、新竹、艋舺及頭圍. 於日治初期1899年也將食塩列入專賣特許行業, 此時廷獻公開始買賣食塩. 因日治初期廷玉公(廷獻公親兄)擔任官方塩務的監管職務有關係, 又何以在基隆暖暖設塩館. 這似乎都跟廷玉公在1884年參與清法戰爭有關, 廷玉公固守暖暖有功.
資料來源: 劉廷獻後代裔孫劉福生(第十七世)提供口述 劉建輝(第十七世)整理.
參考資料: 指南宮管理委員會總務處. 臺灣日日新報.